【夜读】用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14:40

【夜读】用一颗中国心,欧博放眼看世界

央视客户端原创来源:央视网 2016年10月27日 23:18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他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编译的《天演论》让鲁迅都如痴如醉;他首倡“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他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他,值得被每个中国人铭记。

  作为时代的先行者,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先生却历经辛酸,晚年清苦,于1921年的今天辞世。“凡可以愈愚者”,不问中西新旧。今夜,让我们一同缅怀大师。

  「一代宗师 严复」

  他鼓励教育,“开民智”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

  作为清末民初极具影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广为人知的是,严复翻译《天演论》、创办《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

  那个年代,严复即已认识到,这一切都必须“从娃娃抓起”。故此,他效仿西方的重视教育,大力办校,积极帮助天津俄文馆、北京通艺学堂等办学。

 

  他亲自总理北洋水师学堂长达20余年,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20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著名翻译家伍光建等。

  严复主张多办学校,欧博娱乐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对“民不读书,罪其父母”的强行义务教育表示赞赏。严复鼓励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开民智”。现行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可以被认作是严复的首创。

  他力主维新,疾呼变法

  基于对国情民性以及西方实践的清醒认知与独特把握,严复当时反对革命共和,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于当时,更致聚讼于后世。不过,尽管反对革命共和,但他的思想并不保守,而是力主维新。

  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

  他是北大第一任校长,曾多方筹款助北大渡过难关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废八股、兴西学”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成立了京师大学堂。1912年,严复被正式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接管大学堂事务。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自然而然就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校长。

  严复刚接手京师大学堂时,大学堂处境艰难,名存实瘫。严复曾在家书中说:“大学堂每月至省须二万金,即不开学,亦须万五。刻存款用罄,欧博allbet度支部、学部一文不给,岂能为无米之炊?”

  除去缺少办学经费外,由于民国初期的政治派别斗争异常纷乱,严复感到难以自全,“极难对付”。他一方面采取了归并科目,精简机构等措施来缩减开支,另一方面,他上书议会,反对财务部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而紧缩办学经费。

  孰料最后等来的是教育部下达结束北京大学的命令,称“大学校自开办至清末,凡历十余载。中间更经丧乱,因陋敷陈”,“学生之班次虽增,陶植之成绩未著”,“政体既变,各方对大学咸有不满之意”。

  教育事关国运,不可不办。在英国留学的数年,严复已经认识到,欧洲坚船利炮背后,是一整套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教育,正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为了传递有效信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为了创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更为先进的社会文化。

  严复写下《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直呈当局并向社会吁请支持北京大学办学。同时写了《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呈给教育部,详细阐明创办新式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与改革措施,提出“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的办学思想,要使北京大学成为“一国学业之中心点”。

  严复为寻求北大生存与发展所作努力,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同情与支持。最终,由蔡元培主持“全国临时教育会”撤销了拟将北京大学停办的原决议,欧博百家乐并参照严复的意见,提出九条解决办法。为了解决财政的困窘局面,严复又一次为筹款奔波,终于从华北银行借得20万两银子,使北大再次渡过难关。

  由于严复的学问和声望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同年,英国教育会议宣布承认北京大学及其附设的译学馆均为大学;伦敦大学也宣布承认北京大学的学历。北大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由此奠定。

  虽然严复真正掌管北大的时间很短,仅8个月之久,但在北大的百年史中,这几个月的意义却事关生死存亡甚为关键,严复为北大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

  严复提倡西学。但是,他反对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如此比较“中学”与“西学”:“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严复认为,即便尧、舜、孔子生在今天,他们也会向西方学习。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盖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重要的在于:“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变革——“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

  康有为曾称赞严复:“精通西学第一人”。梁启超评价严复:“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胡适同样认为:“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一如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

  读严复家训 感悟大师思想

 

  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须知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须勤于所业,知光阴、时日、机会之不复更来;

  须勤思,而加条理;

  须学问,增知能,知做人分量,不易圆满;

  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

  ——严复

  这段话是严复对自己平生经历的总结,也是严复留给后人的最后嘱咐。关于如何读书勤业、治家传世、做人卫国,却并非他首次提及。严复平时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在封封家书中,他不时以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和严氏家族成员。“传家以孝,为国维忠”,严氏一族一直以身践行。

  今天,让我们重读严复家书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爱国敬业的文化基因是如何渗透于严氏家族历代子孙血脉之中的。

  《与甥女何纫兰书信三封》

  “虽然一息尚存,不容稍懈”

  释义:“只有一息尚存,也不能懈怠”

  “但勤习之,久后自有进步也”

  释义:“只要勤加练习,时间长了自然就有进步”

  “虽千辛万苦,总须于社会着实有益,可与后来人取法”

  释义:“即使千辛万苦,也要对社会进步有所裨益,可以对后来人提供借鉴”

  《与甥女何纫兰书信三封》写于1906年。严复的外甥女有心创办女子学校,使女子得以享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严复在这三封信中对于外甥女的这一志向深表理解与支持,鼓励外甥女克服困难,为女同胞们争一口气,同时表示自己愿意到外甥女创办的学校担任一个普通教员,并为外甥女的办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及参考意见,以此激励外甥女为振兴女子教育作出勇敢的奉献。严复的这种思想、态度值得我们高度肯定与赞赏。

△严复故居

  《勤学敬人》

  “男儿生世,弧矢四方”

  释义:“男子汉应志在四方”

  “人前以多见闻默识而少发议论为佳,至臧否人物,尤宜谨慎也”

  释义:“在与人交谈中应多听少说,对于谈论人物,尤其需要谨慎”

  《勤学敬人》是写给外出求学儿子的信,严复向儿子解释了为何要让他外出求学,并在为人、处世、治学等方面给予了谆谆教导。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书信四则》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得见有恒,则七级浮图,终有合尖之日”

  释义:“天天走就不怕有千里长路,有恒心则建设七级宝塔也有封顶的一天”

  “欲为有用之人,必须表里心身并治,不宜有偏”

  释义:“想做有用的人,需要内外兼修,不能有所偏废”

  “看多写多,自然契合”

  释义:“多看多写,下笔自然有门道”

  “为学须有自得之趣,用力既外,自然成熟,一时高低毁誉,不足关怀也”

  释义:“学习必须有自己领悟的奥秘,花了功夫之后总有成熟的一天,一时的赞誉诋毁,不用去理会”

  《书信四则》在读书、写字、交友等方面给四弟及儿子以细心的指导与勉励,并希望他们珍惜青少年时光,努力进取,字里行间,亲情洋溢。

  《与四弟观澜书》

  “所办者系属公事,再三嘱饬秉公剔弊”

  释义:“我所办的是公事,被再三叮嘱要秉公而行,兴利除弊”

  《与四弟观澜书》是严复于1898年写给四弟严观谰的一封书信。当时严复在海军处任一官职,他的四弟来信要求兄长为他谋一份差事,严复便写了这封回信。严复在信中分析了他不能答应四弟所提要求的原因,认为若任用亲戚,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严复在官场腐败的晚清能做到洁身自好,不循私情,这种为政作风至今仍值得人们学习。

  《与甥女何纫兰书》

  “勿谓害小而为之,害不积不足以伤生;勿谓益小而不为,益不集无由以致健;勿嗜爽口之食,必节必精;勿从目前之欲,而贻来日之病”

  释义:“不要因为有害的事情较小就去做,因为没有小有害的积累就不会伤身;不要因为有益事情较小就不去做,因为没有小有益的积累就难以康健;不要只嗜好爽口的食物,饮食要节制、要精细;不要因为眼前的嗜欲,而导致将来的病痛”

  “略存省察,去其瑕庇”

  释义:“要存有自省自查的心思,才能去掉错误和修正缺点”

  《与甥女何纫兰书》是告诫外甥女不仅要靠医药治疗,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节制欲望,起居有常,慢慢求得身体健康的恢复。

  《与四子严璿书》

  “处世固宜爱惜名誉,然亦不可过于重外,致失自由。大抵一切言动,宜准于量,勿随干俗,旁人议论,岂能作凭?他人讥笑,听其讥笑可耳。”

  释义:“为人处世当然要爱惜名誉,但也不可以过于注重外界评价,以致失了自主。一切言行要有自己的标准,不要随便跟随陋俗,旁人的议论不能够作为自己的标准?他人想要讥笑就由他去好了。”

  “至于自己用功,则但肯看书,时至自成通品,无庸虑也。”

  释义:“自己用心上进,只要肯看书,将来的进境时间到了自然通达,不必过虑。”

  《与四子严璿书》写于1918年。四子严璿初次离开父母住在学校学习,家里人非常挂念。严复告诉儿子男子汉应志在四方,人情世故皆学问,应到实际生活中磨练自己,言行要合乎道理,不可随波逐流,迎合世俗,要刻苦读书,博学致用,以提高自己的行为准则。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