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苹果艺术主题作品展示。
百度
“日晓辄有丹霞流宕,欧博官网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这里是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的烟台栖霞市。作为“中国苹果之都”“世界苹果之城”,栖霞市以130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128万亩种植面积、22多亿公斤的苹果年产量,蜚声海内外。
盛夏时节,第八届全国品牌农商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在栖霞市举行,本报记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对该市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催生苹果产业变革等进行了采访。
治理土地 厚植根本
站在臧家庄镇北洛汤村委会前的一处高台上,举目望去,灿烂的阳光下,一列列整齐的苹果树顺着田垄延伸而去,一直连着远处起伏的丘陵,欧博勾勒出灵动的天际线。站在记者身旁的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40岁出头、淳朴而敦厚,他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森。他告诉记者,这个大果园看起来除了连接成片,规模超大之外,表面上与别的似乎没什么不同。其实不然,玄机就是脚下面的土壤。
中国苹果看烟台,烟台苹果看栖霞。作为烟台苹果的核心产区,栖霞苹果的品质之所以广受赞誉、驰名中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特别是位于北纬37°苹果栽培“黄金”地带上。然而,欧博娱乐由于长期种植和不合理施肥等原因,导致土壤酸化、板结严重,苹果根系受土传病害严重,吸收根密度低,吸收能力弱,进而导致优果率降低,果皮表光差等,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李森介绍说,近年来,包括北洛汤村所属地块在内的栖霞市一大批苹果种植基地进行了土壤改造和治理。依托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对果区土壤进行了分析诊断,欧博allbet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治理措施,其中包括优选本地及周边区域产生的粉丝下脚料、木薯粉等安全、优质有机质资源,采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专利技术进行有机废弃资源的高效转化,依托本地大型有机肥厂搭建土壤改良三级配肥体系,实现土壤改良精准配肥与生产。经过监测,改良后,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安全性等指标得到大幅改善,更多蚯蚓出现了,土质明显疏松,酸化明显改善,保肥供肥能力得到提升,土壤生态系统更健康平衡。
引进良种 更新换代
“明年是第四年,到那个时候你再来,这片果园棵棵都会挂满果。实际上,今年有些树已经结果了,将会有些收成。”李森指着近旁几棵树介绍说。原来,不仅这里的土壤是经过改造的,苹果树也实现了更新换代。
果树老化是栖霞苹果产业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该地60%-70%的果园树龄已到25-30年,属于“超期服役”,部分果实品质下降,单产下滑,亟需更新换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高苗木品质,栖霞市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合作投资2亿元,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专门培育抗病性强的脱毒苹果苗木并进行了大规模栽种。2018年,在流转的1.13万亩土地上栽种了美国G系列抗重茬脱毒苗木、M9T337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荷兰阿森泰克、富布瑞斯等52个优良新品种116万株。
良种是生产高品质果的保障,栖霞对苹果良种的追求让人印象深刻。在当地苹果龙头企业烟台泉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厅内,我见识到展出的各种类的苹果,特别是从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引进的类型,了解到各种类的品质特点。栖霞根据市场需求、借助现代种业科技的力量,种植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质苹果。
智慧果园 梦圆栖霞
硕大液晶屏幕几乎占了整面墙壁,屏幕左上方呈现“气象参数”和“土壤参数”,未来一周的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形式直观、明了。水肥流量监测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不时变换;水肥用时监测数值用蓝色柱状图显示出来。屏幕中央上方赫然写着“果都云苹果大数据管理平台”,其下方是栖霞市地图,以蓝色、淡绿、深绿、黄色等颜色标识成不同区块。地图右侧显示的是苹果树种植面积和数量,果苗种类和在各乡镇地块的成活率。屏幕中部下方和最右侧,显示的是各地块近日用无人机航拍的影像资料,点击画面就可直接播放查看。
这是本报记者在栖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层大厅看到的景象。这高大上的大数据管理平台由栖霞市与北京九次方科技公司联合开发,把相关信息集成起来,做到尽收眼底、一目了然,这也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种植业的印象。栖霞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温度、湿度传感器和专业的水肥、土壤等监测装备把相关数据时时传输到管理平台,通过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技术定期对苹果树生长状况进行大面积勘察监测,做到了立体全覆盖。
果都云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背后聚集的是一支既具备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深谙苹果种植技术,又熟练掌握现代农机具、懂农产品网络电商营销之道的“现代农民”。他们中有像李森这样从外地返乡创业、地道的农家子弟,有来自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有来自北京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专家。大家汇聚栖霞,同心共筑“苹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