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节前夕,欧博abg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1],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方面完整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为新时代教师群体走向卓越树立了标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如果说“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2],教育家精神就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道传承,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师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历史上也曾诞生过许多伟大的教育家。教育家精神作为众多教育家人格品质的集中概括,穿越漫长的历史时光,融汇于时代洪流,以思想之恒久克服生命之有限。他们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着中华民族进步的道路,使中华五千年文明从不间断,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家及其精神
教育家精神集中负载于教育家的思想和行动中,彰显着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当我们走进教育家所处的时代,了解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感受他们的付出与艰辛、执着与失意、收获与成就,就能从中体悟到他们博大的胸怀、高远的追求和生命中散发出的人性光辉。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教育家常怀一颗赤子之心,对涵育自己生命和成长的土地、人民和祖国,始终抱有深沉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他们常怀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和热烈的报国之志,自觉地将个人生命与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未来结合起来。
“孔子是一个最热烈的爱中国者。”[3] 孔子为师,其所教之道正是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之道,目的是培养能忠君惠民的士与君子,以建立一个由“小康”至“大同”的社会。[4] 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面对“陪臣执国命”的现实,他热忱救世,将满腔的政治理想化为教育民众的热情,一生奔走,布“道”于天下。在他之后,历代教育家以传“道”为己任,谱写中华文明进步之歌。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5] 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他舍弃传统文人孜孜以求的仕途,到当时还不被认可的新学堂任职;他把衙门式的北京大学改造成一所现代大学,支持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被称为“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他的“活教育”就是要帮助国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6]。
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独特性所塑造的独有精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教育家所形成的,欧博官网正是要在危亡之中把中华民族连根救起,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教育家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他们被世人尊为楷模,不仅自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更具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影响力。
“至圣先师”孔子深受弟子敬仰,《论语》中形容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孔子教导学生,不仅关注“六经”“六艺”等知识和技艺的学习,更重视品德修养的提升。他强调言行一致,告诫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要培养坚贞不可动摇的君子,时代的中流砥柱,而他本人即是这样的表率。流亡途中遭遇陈蔡之厄,面对学生的质疑,孔子义正词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表现出大教育家的胸襟、气度和追求。孟子一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媚权、不媚俗,提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他要求“养浩然之气”,即通过向内探求来挖掘自己身上“仁”的精神。他以身作则,劝诫学生不断修炼品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
蔡元培毕生致力于“教育救国,道德救国”。他“淡泊名利,清廉自律,孜孜矻矻致力于教育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7],他“言信行果,训诫国人。哲人云亡,遗教不朽”[8],以自身言行彰显爱国进取、自由民主的精神,被毛泽东评价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新安师生的希望,也是他个人生命的写照。他抱着“教育救国”的初心,以武训乞学的精神,致力于“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宏伟目标,激励了一代代教育人。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没有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教师入心入情入理的引导,就很难有学生的未来。
孔子面对学生出身、贫富、年龄、智力、性情、志趣等方面的差异,欧博体育“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他提出的“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等教学原则至今都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孟子认为“教亦多术”(《孟子·告子下》),对学生“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
陶行知在育才学校的办学经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已发现有特殊才能者,采取即专即博的原则”;“未发现有特殊才能者,采取先博后专之原则”;“中途发现所入之组不合性情,或发现另有更高才能时,得以转组”[9] ,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其才能发展的条件。
斯霞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以其能接受的方式开展适当的教育。她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授字词,比如让学生通过爬树理解“攀”的字形和内涵;通过观察柳絮的飘浮状态理解“飘飘悠悠”的含义。人民教育家于漪更强调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天工造物十分奇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10]
(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教育工作的实践性、情境性、未来性决定着教育工作的创新性。而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躬身实践,才可能有所创新,才能在教育中闯出一片天地。
教育家是学问家。他们博览群书,躬身研究,在阅读中理解过去,拓展视野;在研究中探索未来,沉淀思想。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好学善思,求知若渴,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蔡元培自幼遍览经史典籍,年届40留学德国,46岁时又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深厚的旧学根基和广阔的西学视野为他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当代教育家李吉林在实践探索的同时,通过学习哲学、心理学、美学乃至戏剧学等相关理论,让“情境教学”在与不同学科的理论对话中修正完善,更具科学性。
教育家是实干家。实践是教育家生长的沃土,研究教育就要“回到教育发生的地方去”。陶行知毕生都在思索“知”与“行”的关系,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怀抱着为平民办教育的愿望投身广袤的乡村田野。李吉林将儿童由封闭的课堂带入大自然,欧博娱乐带入五彩的生活中,以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础,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情感认识世界和理解知识。在持续的探索中,她提出“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一“情境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
教育家是开拓者,是创新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至今仍影响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蔡元培站在对传统教育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教育目标和“五育并举”的主张,成为民初教育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于漪也无不在创造中解决当今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在创造中开拓中国教育的未来。
(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教师是情感劳动者。教师的积极情感不仅能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其对所生活世界的热情。
历代教育家都深刻理解教育之爱。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爱民且“泛爱众”,“爱人”是“仁”的出发点,爱人的本质是善良、关爱,有同理之心。他自身更是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孟子终身施教,乐此不疲,他延续孔子有教无类的原则,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为乐。
斯霞的“童心母爱”像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冷暖、饥饱,适时予以援手;她也时常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予以沟通辅导。她对教育充满了热爱,不受外界诱惑,坚守三尺讲台。
爱的另一种表达是付出,是奉献。陶行知一生用他全副的精神来挽回国家的厄运,他在南京北郊创办晓庄师范,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抗战时期在重庆办起了“育才学校”,为民族解放造就了一代新人。斯霞、霍懋征、李吉林等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躬耕一辈子,以教育为信仰,心无旁骛,她们的精神影响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成为当代教师学习的楷模。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家有着很强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担当。他们胸怀天下,希望以文化人,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相信通过教育能建立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所谓以文化人,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孔子希望经他教导的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即所谓‘成人’”[11],他所谓的“成人”即是“品德高尚而又精通‘六艺’的德才兼备的人才”[12]。孟子期望培养顶天立地、据守仁义的大丈夫。蔡元培致力于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于漪提出了“全面育人观”,认为“德性与智性是生命之魂。德智体美劳各育应有机融合。”[13]
所谓以文立心,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爱国心,报国志。历史上的教育家不仅自己怀有爱国心、报国志,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崇高的社会理想。张伯苓所创立的南开以“爱国三问”为学校文化,培养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一批人才。陶行知一生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漪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小小的心里装“有多情的土地,有伟大的祖国”[14]。
所谓以文铸魂,就是铸个人之魂,铸民族之魂。教育家以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不屈的灵魂和高尚的追求为旨归,铸学生个人之魂。孔子认为君子应德才兼备,而又以德为主。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希望培养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铸民族之魂就是把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传承发扬光大。张伯苓为南开订立“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教育学生“尽心为公,努力增能”。陶行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抗战期间,他提出面对外敌入侵,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争气”,“使人人都愿为中国死,知为中国死,能为中国死,则中国自然活起来”。
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家精神的弘扬
今天被称为VUCA[15] 时代,一个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时代。此时,我们每一个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为感召,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看到并开发出自己身上的力量,努力让有限的教育生命放出异彩的同时,推动中国教育的改良,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
(一)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至诚报国之心
教师工作充满了琐碎和繁杂,常常让我们陷入无意义感中。但当我们回看历史上的教育家,我们就发现,教育家最重要的情怀是钟爱生养他的那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他们从不拘泥于“小我”的情愫中,而是放眼更大的空间和历史,把目光投射在“我”所在的土地、祖国和人民中。他们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把全副精力投入于教育之中,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终身。
作为教师,我们的思想和贡献虽不能达到教育家的高度,却能够从自身出发,从日常出发,将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连接起来,克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将爱国作为道德自觉,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放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态度,以自身的理想信念感化学生,以自己的崇高追求激励学生,以“小我”之力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
(二)在广泛的阅读中开阔视野
历史上的教育家从来不会将眼界局限在课堂、学校中,而是跳出课堂、跳出学校看教育,从社会发展的样态反思教育,以教育的改进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这样视野的教育家,往往勤学笃行,不仅从各领域广泛地汲取营养,还具有深刻的思维力,能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更长远的时间轴、更宽广的范围中反思教育现象,他们的思想、行动更具有前瞻性、深刻性。
阅读是拓展眼界、提升思维高度的重要途径。今天的多数教师,由于沉溺于琐碎和繁重的工作中,又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阅读范围仅限于所教学科,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今天,我们一方面呼吁教师增加阅读宽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培养深刻的反思力。通过阅读把人类历史上的经典纳入教师的知识图谱中,提升其知识储备;同时要增强教师的反思力,以提升其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从而使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长远性、未来性。
(三)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教育家的独特魅力在于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极强的人格魅力,这也是他们身后常有追随者并愿意光大其思想、践履其实践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的道德情操有很多的要求,如严格自律,内省慎独;安贫乐道,修齐治平;趣绝卑陋,志慕远大;“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等等。教师的品性是其教育成功的基础,正所谓“善之所在,师之所在也”(陈文蔚《送周希颜序》)。
今天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迷失自己,努力成为社会中的一股清流,以个人的性情良善、志趣端正引领社会风气。在日常工作中不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学生,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工作,做到“行正度大,心虚气静”。总之,教师要牢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准则,力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学识素养引导孩子的向上向善,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
人类社会有一种爱被称之为“教师之爱”,它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是教育成功的源泉。教师之爱博大而有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要爱他的教育对象,这种爱是超越父母之爱的理性之爱,是建立在对每一个孩子前途着想的公平之爱,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特点的智慧之爱。二是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尽心,不“欺心”,要认识到祖国的未来托付在教师身上,这是多么崇高且不敢辜负的使命。三是教师不仅要乐教,还要善教。教师要了解并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秉性,因材施教;要掌握教育的契机和尺度,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善教背后是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思考,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四是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奉献不仅体现在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还要把自己的爱心、耐心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技能、思想才华无条件地传授给学生,尽己所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五)“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教育工作的情境性、实践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不可重复性、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当下的目标,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基于具体的情境实施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活动。同时,教育永远是基于过去、当下且面向未来的工作。制度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的惯常性、沿袭性必然带来其滞后性,要求教师对其进行适时创新。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在今天这个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创新是教育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创新意味着打破旧有的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知识体系,这不仅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带来挑战,更可能会引发来自学校领导、家长、社会人员的不认可甚至抵制。每一个时代的教育家都曾面临各种困难。教师需要有“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勇气,勇往直前,在挑战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六)以博大胸怀,开放包容的心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是联结学校与社会、历史与现实、儿童与社会人的桥梁。教师的眼界、胸怀、格局直接影响着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胸襟和境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应该把小小的课堂与大大的世界联结起来,把学生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责任担当联结起来,把自己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传递给学生,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把“爱国心、赤子情、民族魂”渗透在每一堂课、每一项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在脚踏实地中践行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也应带着开放、包容的心,向世界各种文明汲取养料,带着丰富的学识和深入的思考,不断探索钻研实践,从而推动教育与社会的进步。
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以历史上的教育家为榜样,以教育为终身服务之志业,以自己的学识、智慧和远见,在今天和未来,在现实和理想,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中架构起坚实的桥梁。我们要从日常出发,从自身出发,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社会进步。我们要立足于教育但不局限于教育,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审视、改良我们的教育。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当代中小学教学名师成长的本土路径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HA22011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N]. 人民日报,2023-09-10(01).
[2] 习近平.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3] 郑振铎著. 民族文话[M]. 济南:泰山出版社,2022:56.
[4] 匡亚明著. 孔子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96.
[5] 蔡元培著. 国学精神[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209.
[6] 吕静,周谷平编. 陈鹤琴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40.
[7] 蔡元培:清廉一生 砥砺德行[N]. 天津日报,2023-09-04(10).
[8]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纪念集[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640.
[9] 许先利.陶行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探析[J]. 绍兴师专学报,1993,(04):61-62+98.
[10] 于漪著;兰保民编. 语文的尊严[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162.
[11]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2-67.
[12] 匡亚明著. 孔子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98.
[13] 余慧娟,赖配根,李帆等. 人民教育家于漪[J]. 人民教育,2019(20):6-35.
[14] 于漪.于漪全集第21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37.
[15] 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
(胡艳、张璐瑶 作者胡艳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张璐瑶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人民教育》2024年第5期,原题为《历史长河中的教育家及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