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国防行】“祖国不会忘记”!记者探访陆军某边防旅“三角山哨所”
新闻频道 来源:央广网 2017年07月28日 16:50
我要分享
原标题:
2014年1月26日,欧博习主席曾从北京专程赶来,顶风冒雪,沿着58级陡峭的台阶登上了“三角山哨所”。
央广网内蒙古7月27日消息 (记者 李晓波)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同心共筑强军梦”网络媒体国防行记者团,来到了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三角山哨所”。哨所位于海拔一千多米的山顶,放眼望去,除了茫茫的草原就是连绵不绝的大山。无论是夏日炎炎还是冬雪弥漫,多年来,这里的官兵时刻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担负着日常巡逻,边境防务等任务。
在“三角山哨所”前,生长着一棵樟子松,官兵们亲切地称它为“相思树”。 2014年1月26日,习主席曾从北京专程赶来,欧博娱乐顶风冒雪,沿着58级陡峭的台阶登上了“三角山哨所”,亲切看望慰问这里的戍边官兵,并现场听取了战士们讲述“相思树”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33年前,老连长李相恩带队巡逻途中突遇山洪,在洪峰扑向他们那一刻,李相恩没有丝毫犹豫,一把将身边的战友推开,自己却被卷进滚滚洪流壮烈牺牲,至今尸骨未回。他的妻子郭凤荣为了寄托对丈夫的哀思,在连队“三角山哨所”上种下了一株樟子松。
李相恩牺牲时年仅29岁,妻子郭凤荣没有再成家,和当时只有两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即便生活再艰难,欧博allbet她也没有向部队和政府提出任何要求。此后的每一年,她都会来照料这棵树,思念丈夫时,就到哨所的“相思树”前静静地站一会。直到2010年因病去世,按照郭凤荣的遗愿,家人把她的骨灰撒进丈夫牺牲的哈拉哈河。
官兵们骑马在边境线上巡逻。李晓波摄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寒来暑往,那株小小的樟子松依然迎风傲雪,枝繁叶茂。哨所官兵告诉记者,这棵“相思树”不仅代表着一位军嫂对牺牲丈夫的眷恋,也是战友们对老连长的思念,更是军魂在基层部队的生动体现。
多年来,“相思树”故事背后的精神品格,欧博百家乐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官兵们的血脉。他们以驻守边关为荣,把连队当做家来建,把守边当成日子过。一天24个小时,有15个小时他们都全副武装行进在巡逻路上。由于道路险峻,有些地方官兵只能骑马巡逻,遇到更难走的路况,只能牵着马前行。遇到零下40度的大雪天气,寒风就像刀割一般,就连睫毛都能冻出冰渣。
边防四连战士孙建夫告诉记者,当年习主席视察该部队时,就曾在离国界线2.5公里的地段就近停车,并踩着厚厚的积雪与骑马巡逻经过这里的官兵亲切交谈,查看巡逻装备,了解执勤情况。主席称赞说,“你们战风雪、斗严寒,穿行在林海雪原,巡逻在边防线上,我很受感动。大家辛苦了,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雪天巡逻,官兵们的脸上、眉毛上、防寒面罩上满是霜花。
深切的话语,激励着连队和哨所的每一位官兵。孙建夫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依然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主席的关怀让自己的内心倍受鼓舞,这也更坚定了他扎根祖国边陲的决心。现如今,连队的装备和全面建设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每次巡逻战友们都是争先恐后,即便再苦再累也都能咬牙坚持。就连自己的家人在得知情况后也都以此为荣,并鼓励他献身边防,好好干!”
“冷的边关热的血”,官兵们把习主席的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忠诚戍边的强大动力,蔬菜供给不上,他们就建温室、自己种蔬菜瓜果,辣椒、秋葵、黄瓜......这些内地可以买到的蔬菜品种,在这里也是样样俱全。不仅保证了连队自给自足,有时还能请兄弟连队的战友们尝尝鲜。
连队军医张军,从军校毕业后,眼看着同年的战友们被分到了大城市部队医院工作,而自己却被分配到了边关哨所,巨大的心理落差曾让他一度消沉。可当看到年轻的战友们不畏艰险、扎根边防时;当战友们生病受伤需要他救助时,才发现“小岗位连着大边防”。无论在任何一个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只要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他下定决心好好干。平日里不仅给战友们看病疗伤,一得功夫他就翻阅各类医学书籍,就连连队巡逻的军马生病,他都可以医治,成为了边防连队的“全能军医”。
现如今, 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大山和草原也见证着战士们从稚嫩少年到顶天立地男子汉的成长。“军人生来为打仗,边防有我稳如磐!”在“三角山哨所”,激励官兵们扎根边防、献身军营的励志格言有很多,每一句都是官兵们的铮铮誓言,每一句也都饱含着官兵温情淳朴、乐观豁达的品格。
当采访团离开时,透过车窗,只见一队哨兵骑着军马,又踏上了巡逻路。落日的余晖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在大山的映衬下,他们显得那么渺小,却又是那么的伟岸,正如歌中所唱的:“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在三角山哨所前,生长着一棵樟子松,官兵们亲切地称它为“相思树”。李晓波摄